多措并举助金融精准扶贫
责任编辑:苏婉蓉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2018-05-21 14:52 热搜:扶贫,金融 阅读量:7529
和连军
【农村金融时报】
金融作为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如何精准分配有限的资源,改变“漫灌”式扶贫,实现“滴灌”“造血”式扶贫,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是当前金融业的重要任务。笔者以地处国家级贫困县的内蒙古喀喇沁旗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探索金融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
金融精准扶贫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有的贫困户没有发展生产的具体想法和打算;有的贫困户对发展项目的意愿不强;还有的由于智力、劳力等问题,只能依靠社会保障兜底。
二是辖内地方金融机构没有形成金融扶贫的合力。地方政府与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虽然签订了金融精准扶贫协议,但信贷扶贫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挫伤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由于部分贫困户在农村信用社有不良贷款或不良信用记录,按有关信贷管理的制度办法也不能给予其授信或资金扶持;其他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基层贷款审批权限有限问题,也阻碍了县域金融业务的发展。
三是生产要素评估确权难,确权和流通市场发展之后,农村土地、住房、林地、农机具等生产要素评估难,无法有效交易和流转,使金融机构在资金扶持中缺少有效的资产抵押或担保,贫困户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信贷扶持。
紧密围绕“精准”二字扶贫
一是对贫困户“精准”实施建档授信评级工作,满足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需求。全旗信用社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全面调查,掌握贫困户产业脱贫中资金需求,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并全部进行评级授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单独建档管理,在贷款条件、额度、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依托“富农贷”信贷产品,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对评级授信的贫困户签订相关贷款手续后全部发放富民卡,使农户持有富民卡在营业网点柜台随时办理贷款。
二是以“杠杆式”扶贫贷款业务产品为依托,加大对贫困户“精准”扶持力度。全旗农村信用社与旗扶贫开发办、畜牧局合作,设立担保基金专户,加大对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家庭农场等信贷支持力度。同时,对“杠杆式”扶贫贷款执行优惠政策,实行按年结息。
三是优化扶贫贷款品种,拓展“精准”扶贫路径。信用社与旗就业局、妇联等部门合作,针对自主创业的贫困户发放扶贫贴息贷款,这样既解决了资金需求,又为贫困户降低了融资成本。在贷款发放模式及流程上进一步简化,在贷款额度上根据经营项目的资金需求适度放宽。
四是建立贫困户与企业之间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扶持小微企业达到间接“精准”扶持贫困户的目的。全旗信用社以“富商贷”和“助保贷”信贷产品为依托,优先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具有发展潜力、有市场前景、能够解决贫困户就业的小微企业,重点加大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增加贫困户在务工、土地出租、土地入股、参加种植等方面的收入。
五是全力打造助农金融服务点,“精准”解决贫困户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全旗140个金融空白行政村全部设立了助农金融服务点,逐步升级和完善助农金融服务点功能,将传统POS升级为智能云POS,实现了为客户提供银行卡小额取款、余额查询、转账汇款、刷卡消费、信用卡还款、贷款查询与还款、利息试算等基础金融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便民缴费服务功能。
四方面精准施策
一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大力营造脱贫攻坚的氛围。通过宣传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氛围,大兴友善互爱、守望相助的社会风尚,完善“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的合力。
二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承担社会责任,解决好贫困户扶贫资金不足的问题。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支农再贷款、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监管政策等工具的正向激励作用,鼓励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授信力度,提高授信额度,简化授信程序,培养他们的信用意识、金融素养和风险识别能力;积极向贫困地区延伸服务网点,实现金融服务的全覆盖,并通过重点支持涉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兴涉农经营主体,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
三要创新结对共建扶贫机制,解决好贫困户“谁来帮”的问题,使贫困户有归属感。完善旗县一级单位与贫困村结对共建机制,明确各部门的帮扶责任,把每一户贫困户落实到帮扶单位的每一个人,从行政村的实际出发,摸清情况、定准思路、找准项目、结对共建,发挥帮扶单位的专业、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实现贫困村按期脱贫目标。
四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充分利用好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完善农村生产要素确权、登记、评估市场,鼓励将法律不禁止、产权归属明晰的农村集体房屋、土地等不动产、机器设备等弄粗年资产纳入担保品范围,有效扩大农村企业、农户的抵押品范围;推行“企业(合作社)+金融贷款+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探索“互联网+”扶贫模式,搭建农村和城市消费者之间的链接平台,把贫困户产出的土特产品推介出去,并实现产品的增值。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