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就“青春之农业”
责任编辑:柳暮雪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19-05-08 06:35 热搜:农业 阅读量:14920
徐西庆
白居易曾这样描写农忙时节:“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伴随城镇化进程,如今,许多村庄已经难以看到“丁壮”劳动的场面了:农村空心化,出现“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农业成为“银发产业”,农村劳动者多为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农村似乎正在变得愈加寂静、冷清,经历着“老龄化”的落寞。
青春的气息,青春的姿态,自百年前五四运动以来就成为最美的风景。放眼当下,我们的农业真的“青春难觅”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实际上,对于一些地方农业呈现出的“孱弱”,与其说是缘于其走到了产业生命周期的“垂暮之年”,不如说是因为它正处于成长的“幼年期”,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尚未充分挖掘出自身潜力所致。
农业的“早衰”更像是营养不良造成的“气血不足”——生产过程相对低效粗放,“靠天吃饭”“锄头镰刀”在一些山区仍然存在;种植结构单一,产业链发育不良,农业与市场的距离还比较远,农业仍然是村民谋生而非致富的选择;农村的绿水青山依旧沉睡,资源潜力尚未转化为发展动力……种种迹象表明,农业才刚刚做好了进入“青春期”的准备,还没有完全展现其“青春”魅力。
在一些国外艺术作品里,“农场主”是一个带有特殊魅力的身份,他们经营着大片的农场和庄园,住在如诗如画的城堡之中,种植葡萄、品尝美酒。或许其中不乏夸张味道,却也道出了人们对于美好农村生活的共同向往。“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中国农民的心中同样藏着一幅历经千年的“富美图”,期待农村生活能像城市一样舒适方便,盼望农村经济能活力四射、日子红红火火。古老而又新生的中国农业,其“青春”在未来而不在过去,在于奋斗而不在于彷徨,必须借力借势加速摆脱“疲态”,成就青春之农业,青春之农村。
不言自明,农业的“青春”首先在于人的青春。一方面,未来的农业需要寻找“接棒人”、留住年轻人。因此,必须多管齐下营造有利于奋斗的环境,吸引年轻人到农村建功立业、追梦圆梦,实现农业发展和人生成功的共赢。另一方面,正如“青春”不仅仅代表着一段年华,“青春农业”也意味着农民在精神和技能上焕然一新,要通过抓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一批敢想敢拼、技术过硬的新型职业农民,使农民形象从“苦力劳力”向“技术能手”转变。
只有在农村种满梧桐树、摇钱树,才能让“凤凰”飞进农村、守护农村。使农业更有吸引力,需要探寻一条合作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实现种植、加工、旅游三产融合,让小小农产品释放更大能量。有些地方已经走在了前面,比如山东寿光在打造“蔬菜产业长链”上做文章,早已成为闻名全国的“蔬菜之乡”;河北邢台县因地制宜促进农旅融合,正在把荒山变成色彩斑斓的“花果山”。但对于更多普通村庄来说,农业的破茧成蝶还缺少一个奔跑的“初动力”,需要地方政府当好带头人、代言人和合伙人,通过把乡村振兴战略细化为“一镇一品”规划和示范基地建设,有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让农民既可以做成事,又能减少遭遇风险的可能性。
深入持续的改革,可以让一个国家和民族青春不老;农村的广袤田野,亦需要制度上充分精细的“耕耘”,才能让各类经济要素奔腾流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着手探索新的土地使用方式,积极推动承包地三权分置,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农村宅基地、集体产权、农业补贴等一系列新的振奋人心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农业的“青春因子”不断被激活。以农民呼唤为方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农业永葆青春的底气所在。
正如土地在每个春天都能长出鲜花绿草,农村大地所孕育的勤劳、朴实的精神,也不会“衰老”。农业总能给人提供衣食的温暖与心灵的慰藉,是永远不会被遗忘的产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青春之农业”必将从画卷变成现实,向世人献出惬意多彩的“田园生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