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窗口期加快楼市调控长效机制建设
责任编辑:谷小金 来源:晋网 时间:2017-03-08 10:07 热搜:楼市,调控 阅读量:10710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无论经济增长目标、投资目标,或广义货币投放目标、财政赤字目标,均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为了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敢于啃硬骨头”创造空间,关键领域取得新进展,可以适度降低增长目标。对房地产领域来说,供给侧改革就是本着回归住房“居住属性”的原则,建立长效机制,疏通供给瓶颈,增加有效供应,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房地产,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因城施策去库存”。单独成句、置于句首的表述与去年置于句末不同。一是“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仍较多”,去库存是今年楼市重点工作;二是要真正做到“因城施策”,避免去年热点城市库存去化充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较重,要让去库存与城镇化契合起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的表述,意味着要在城镇化的前提下推进去库存,这也是住房回归“居住属性”的体现。
对特大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来说,增强其与特大城市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将集中在特大城市的购房需求疏导到周边三四线城市。以疏导需求(而非行政抑制)来抑制资产泡沫,才是调控的长效机制。同时,基于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在城市群内重构,三四线楼市才能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才是遵循城镇化的去库存路径。
中部是我国高铁密集布局的区域,“1小时都市圈”建设潜力很大。同时,借助通信等领域“降成本”,公共服务“补短板”(如中心城市教育、医疗资源下沉),共享交通打通通勤“最后一公里”,培育中部城市群,提高中心城市(如武汉(楼盘)、郑州(楼盘)、合肥(楼盘)、长沙(楼盘)等)对周边中小城市辐射力,疏导中心城市就业者到周边购房。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疏导需求的同时去库存。
西部和北方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最大,除可以采取上述路径外,从这些城市农地资源丰富、人少地多的现实出发,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实现农民收入增长,从而促进农业富余人口在城市(镇)积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住建部也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目前,小城镇建设正在广大农村展开。以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推动小城镇(市)人口集聚,不吝为城镇化和去库存的可行路径。
租售并举是长效机制的重点。政府强调发展公租房,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规模化租赁不足,租房不能享受公共服务,这是发展租赁的两个“痛点”。壮大政府公租是规模化租赁的生力军,也是市场秩序的“稳定器”。以租赁较发达的德国为例,2011年德国有1860万套租赁房,政府公租占24%、私人机构占22%。在我国,发展公租符合新市民“以租为主”、“先租后买”的消费现状,能夯实城镇化基础,属于住房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举措。另外,加强配套设施和服务供给,让租房享受同等公共服务,才能消除长期租房的后顾之忧。
同时,政府提出规范中介行为。监管不足是租赁的又一“痛点”,目前,1.6亿人在城镇长期租房,占城镇常住人口21%,“先租后买”更是普遍的消费模式,2.5亿流动人口(占城镇人口40%)多数租房。因此,租赁已成重要的住房选择,监管重点也应由新房转向存量房。此前,住建部也将规范市场秩序作为今年工作重点。因此,攻克以上“痛点”是租赁市场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对于房地产调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几个原则,即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去年以来,热点城市房价暴涨,投资投机需求是最大推手。短期内,要坚持“居住属性”这个调控的出发点,就必须要加强限购等行政干预,而更了解本地楼市的地方政府要承担主体责任,并分类制定契合本地楼市的调控措施。同时,大城市公共服务、就业机会对全国人口的吸附能力很强,新增需求、改善型需求和资产配置需求旺盛的局面,中短期内难以改观。因此,在当前背景下,要抓住“窗口期”,加快调控长效机制建设。
首先,顺应人口流入和需求旺盛现状,增加土地供应。新增用地潜力不大,存量盘活才是重点。一般来说,产业生命周期仅20年左右,但产业用地年限在40-50年,盘活存量在情理之中。目前,大城市产业升级更快,空间需求少的服务业贡献率超过60%,盘活闲置低效用地的潜力很大,“商改租”就是一种。
其次,近年来大城市轨道交通和共享交通发展很快,并开始延伸到城市外围。目前,尽管北上广深等特大、超大城市土地稀缺,但外围或郊区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建筑分散、密度低(上海(楼盘)10层以上工业建筑占比仅30%),功能混乱,商场办公闲置严重。因此,应以轨道交通大发展为契机,增加外围轨道周边供地和建筑密度,疏导中心区住房需求到外围。
笔者认为,加快调控长效机制建设,一要破除区(县)、街道政府基于区域形象、招商引资诱导的土地利用行为,增加住宅用地,减少商办用地,改造存量用地;二要以增值共享、合作开发为手段,辅以政府补足公共配套,打破利益阻隔,尽快盘活存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