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万象养正之端——寻味故乡杨柳青的年画
责任编辑:李陈默 来源:晋网 时间:2017-02-03 13:42 阅读量:19569
原题目:一纸万象 养正之端——寻味家乡杨柳青的年画
【新春走基层】
在记者儿时的记忆里,家里过年也是贴年画的。那些憨态可掬的胖娃娃,面庞或威严或慈爱的神佛,贴在墙上,和门窗上的吊钱儿窗花相互映托着,好一派热闹的过年氛围。春节前夕,记者来到天津西青区的杨柳青镇,想带一幅正宗的天津年画给四川的外婆。
走进一家年画店,记者马上被画里那些熟悉的娃娃、仕女所吸引。《五子夺莲》里争夺莲蓬的孩子们,《莲生贵子》里分别拿着笙和莲花的孩子,还有很多经典故事里的人物,林黛玉、钟馗……明丽的颜色,吉庆的图样,热闹的场面,这些不恰是今后人们最熟悉的、家家都爱好的经典年画?
看到记者来选年画,雇主很热情地迎过来介绍。她说,杨柳青的木板年画兼具了版印和手绘的特点,作风很是生动喜庆,从勾线、刻版,到层层套印,和最后的彩绘,每个过程都有很大讲求。“你看相同的一幅《教五子》,这个孩子的眼神和旁边的那一个,是否不一样?”她指着两幅相同图案里的胖娃娃对记者说。
记者想着,这画名也许是出自《三字经》里窦燕山“教五子,名俱扬”之句。这些年画,有的以谐音象征祥瑞,更有很多是包含了教化之意。正如李光庭在《乡言解意》里所言:“扫舍以后,便贴年画,幼稚戏耳。然如《孝敬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讲解,何尝非养正之一端。”
细心打量,画的右上方印有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字样的红章,左下角的印章则是作者的名字——王晓青。本来,记者是来到了一个年画世家的店里。雇主名叫霍秀琴,是知名的年画艺术家霍玉堂先生的女儿,这些精巧的画作则是出自她的女儿王晓青之手。她告知记者,女儿从小就师承她的姐姐霍秀英,目前已经是“玉成号画庄”的第七代传承人了。
清朝中叶达到壮盛的杨柳青镇,可谓“家家能点染,户户善图画”,很多人家都有自己的年画作坊,有自己的字号和招牌。多年的岁月蹉跎,很多曾盛极一时的老字号都渐渐消失了。“玉成号”也几经灾祸,但霍秀琴与姐姐霍秀英,哥哥霍庆顺、霍庆有几人一直在保持,他们认为,杨柳青不管如何也不能够没有了年画,于是继续父志,恢复画庄,让几近绝迹的杨柳青年画得以复苏和传承。
“可是目前,人们更爱好把年画当礼物。初一今后,人们相互贺年,买的人会更多。”霍秀琴说,“鸡年到了,选这幅《教五子》的倒还真是很多。”
都说年味儿在逐渐淡去,实际上,有些记忆越悠远便越厚重。在一些人的眼里,年画也许不只是年节的装点,更是文化传承,是品德教育,是养正之法。它一纸搜罗万象,展示的是一个完整的民间社会,保存的是一个地方的风气,沉淀的是几代人心坎坚定的崇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