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委员高频词:“双一流”“成果转化”“经费报销”
责任编辑:张璠 来源:晋网 时间:2017-03-09 18:10 热搜:教育 阅读量:6488
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熊旭)近几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在教育界别分组讨论会上, “双一流”、“成果转化”、“经费报销”、“人才培养”成为委员们关注的高频词。
“双一流”高校如何建设?
“针对高校应该怎么设置学科,怎么建设“双一流”等问题,我建议要有更多思考,不要为了改革而改革。”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石定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教育角度讲,政府花了不少钱,做了不少实事,对于老百姓的抱怨和意见,要进行善意和正确的引导。因为如果教育失败了很难回炉。”
全国政协委员赵艳林表示,当前中西部高校建设面临经费不足、人才缺乏、平台落后、人才引进限制不合理等困难,不利于中西部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应搭建培育中西部高校人才队伍的平台,在长江学者、院士等评选、重点学科、博士招生等方面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给中西部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表示, “双一流”建设对不同类型高校的评估应注意保持高校的办学特色,避免相同的评估标准带来办学的“千校一面”。“目前国家应大力支持中医药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加快制定和出台中医药法的实施细则。”
医学生不愿读学术学位?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介绍,目前80%以上医学生不愿读学术学位。主要原因是读专业学位、当医生会有更高的收入,甚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补助明显比学术学位研究生高不少。建议加大对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支持力度,补充高水平学术人才。另外,当前儿科医生、精神卫生医师、助产士等医学人才非常紧缺,尤其是助产士奇缺,现在助产士还只是护理学科里的一个专业,应建立独立的助产士学科体系及相关培养体系,促进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建议,应从战略高度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为医改提供支撑:一是从国家层面全面优化医学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对急需的医疗人才培养计划有所规划;二是重视医学人才特殊性,对医学人才分类评估,从国家层面将一线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化;三是国家医学教育体系建设中,应前瞻性地建立国家级医学中心,使其成为疑难杂症的诊疗中心、先进疗法的创建中心、一流医学家的培养中心。
科研人员报销太难?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表示,去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经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非常好,受到了高校、科研机构的欢迎,能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导高校优化报销制度和标准,以解决科研人员报销难的问题;二是在基建和大修经费使用上,由于立项审批等程序需要的时间很长,按时完成经费使用有困难,建议在这方面进行政策的系统梳理。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表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部分高校在地方办了一些工业研究院,由于注册的是事业法人,很多成果和经济效益无法体现在高校的财务体系当中,使高校的科研产出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建议完善相应的法人管理制度,为高校拓展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清除障碍。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表示,一是科研经费的管理,高校报销程序繁琐,地方高校在一些科研经费管理上无法享受与部属高校同等的政策。在经费支出结构方面,需求与规定差距较大,导致使用效率过低。
全国政协委员钱锋认为,国家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50%给个人或团队,方案很好,但个人所得税很高,希望享受专利实施许可的税费制度。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