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展开卓有成效的教学反思
责任编辑:竹隐 来源:晋网 时间:2017-03-16 14:43 热搜:教学,教师 阅读量:17782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有位教育名家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就能成为教育行家”。可见,反思能力对教师专业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怎样展开卓有成效的教学反思呢?
一、要提高教学反思的认识,明确教学反思的目的
在现实中,一些教育管理部门已把“教学反思”纳入教学工作、职称评聘的重要评价指标。一些教师出于无奈,不得已而“思”之。于是写反思成了教师们的一个任务、一种负担。但我们知道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是理论方面,即教师应具有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二是关于实践知识,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其相关的知识。相对而言教师的理论知识的改善较容易实现,但对于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来说,更重要的是实践性知识,而这类知识的获得和改善靠他人传授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靠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学反思”应当是教师的自觉行动,而不是外界强迫的所为。提高对“教学反思”的认识,弄清不是为了写“教学反思”而写“教学反思”,而是为了自身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只有自觉地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才会实现自我超越。
二、要明确反思的对象
(一)、教学理念的反思
理念是反思的支柱。教学行为是受教育理念支配的。教学反思必须在先进理念的支配下进行:在目标上,要由“单一”向“三维”转变;在内容上,要由“书本”向“生活”转变;在教法上,要由“灌输”向“引导”转变;在要求上,要由“统一”向“差异”转变;在训练上,要由“结果”向“过程”转变;在评价上,要由“评判”向“诊断” 转变;等等。只有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扎根于心底,反思才会有高度。
(二)、教学内容的反思
出于稳妥,有时的教学是“照葫芦画瓢”。在学生看来,老师只不过是在念书,觉得课堂沉闷,收获不大。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既要依据教材有又要跳出教材,既要考虑教材的逻辑体系,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此,教师就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教师至少要对两方面的问题进行反思,第一,是否无视具体情况而照本宣科;第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否恰当,如调换、补充的内容是否得当,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是否合理,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等。现在推行的新教材给教师极大的创造空间,给教师很大的处理教材的自由度。这就更需要教师们经常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调整,最终达到更完善的程度。除此以外,教师需要反思的内容还包括: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是否彻底弄通;对重点、难点是否真的理解透彻;对疑点内容是否实际排除;对教学内容是否做到深入浅出的讲解,即深奥的内容是否通俗化,抽象的内容是否形象化,理论的内容是否实际化等。
(三)、教学方式的反思
在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中,无论是教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还是读书指导法等,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看运用的是否得当,即是否符合教学任务、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情况等,尤其要看是否贯彻了启发式教学思想。教师需重点反思自己对启发式教学思想本质理解的是否正确。启发式的核心不在于多问少问、多讲少讲、多练少练,而在于问、讲、练的过程中是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是否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手段中的“电媒”、“声媒”、“光媒”未必需要一个不能少,主要是看各种教学手段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讨论未必需要热热闹闹,回答问题未必需要对答如流。一定要反思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对这些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问题
三、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反思的形式
(一)、坚持写教后感
现在教案中的教学反思,常用的形式一般有四种:旁注、点批、总评和串析。在记录教学反思时,主要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可以记学生发言的亮点或闪光点,可以记自己关注的地方、困惑的地方,可以是对理论的再阐述,不追求形式上的划一整齐,不追求题材、内容上的完整与统一。不一定所有的反思都要用文字记录下来,现在许多教师在备课笔记上专门设置了教学反思栏目,认为教学反思只有写到纸上才算落到了实处,实则不然。当然“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尽量把自己的反思记录下来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这可为日后的经验总结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二)、主动构建开放性的教学评价系统
对教学实践的评价活动不应该只来自学校的管理层,也更不应该以学生的终结考试结果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教师教学实践。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教师应大胆地、主动开放自己的教学过程。以期能获得进行性评价,因为进行性评价的价值远大于仅根据某一标准(如公开课,中高考成绩)作出的终结性评价。首先作为教师要特别重视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我很认同我校同事的一个观点:当学生说你这个老师的优点时,你还别以为都是真的;但当很多学生都给你提意见时,那多半是你确实还真有那样的不足。所以作为老师要想进步,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这些信息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从学生方面获得真实信息教师就必须要有现代教学理念,有民主意识,能与学生形成平等、教学相长的关系。学生的阶段性的学习感受,作业、考试完成情况,都是教师反思的重要素材。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是反思型教师勇气和能力的体现,也是构建现代教学体系的必须。其次,教师的个体反思更多的是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如果能与同事进行经常性、实质性磋商,坦然暴露问题,共享反思,教师之间便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有连续性的集体反思,其价值远大于那些具有“作秀”成份的公开课。
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将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使我们教师的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王深怎样成为优秀教师。国外教育动态。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美]Scott G.Paris& Linda R.Ayres。培养反思力。中国轻工业业出版社。
(供稿人:巧家县老店中学何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