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敦煌:换种方式感受敦煌魅力
责任编辑:醉言 来源:晋网 时间:2017-06-08 17:17 阅读量:6025
“一般游客其实是看不到这个洞窟的,因为我们怕它被破坏之后,就再也没有第二个了。”在莫高窟陈列中心复原的第249号洞窟内,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对本报记者说,“敦煌莫高窟虽然不可能永生,但绝不能毁在我们的手里”。
樊锦诗给了我们这样一组数字,1979年,莫高窟每年的接待量只有1万人次,而到了1984年,就陡增到了10万人次,1998年达到20万人次,到了2012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5万人次。
樊锦诗 胡斌摄
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每个参观者都会影响洞窟内温度、湿度、空气的变化,这会加速壁画的老化。“十年前我们对一些壁画拍了照片,现在对比一看,吓了一跳。如果任由这种状况延续下去,将给莫高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樊锦诗忧虑地说。
记者在莫高窟参观时发现,绝大部分的洞窟都非常狭小,这一结构决定了它的接待能力根本容不下太多游客参观。“我们经过测算,每天6000人次已经是它的上限了,但游客的热情远不止于此。”敦煌研究院数字化中心主任吴健对记者说。
现在,莫高窟旅游和保护的这一对矛盾将有望得到解决。敦煌研究院历时4年时间,投资3亿多元,打造的以“数字敦煌”为核心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开馆。“我们不能把石窟搬出来,但我们可以把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让游客的艺术体验如同进洞窟亲眼所见一样,甚至有更好的体验。”敦煌研究院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主任李萍说,多数提前体验的游客在看了数字化展示之后,都表示真切地感受到了莫高窟艺术的魅力,比进洞窟还有震撼力。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外景 敦煌研究院提供
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莫高窟原来“进洞窟”的游览模式就将发生变化,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别洞窟实际体验,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艺术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对莫高窟的破坏,化解旅游参观和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
有了数字化技术,各种各样的石窟艺术都将展现出来,不仅可以将壁画以故事的形式展出,甚至还可以将部分故事做成动画,“让小朋友都能看得懂”。“我们用数字技术很好地实现了文物保护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将艺术珍品请出洞窟。数字敦煌,会写进历史。”樊锦诗说。
对于数字敦煌,敦煌市长贾泰斌评价说,樊锦诗提出并积极推动实施的“数字敦煌”工程,为莫高窟和敦煌文化的永续保护传承掀开了新的篇章,“敦煌市也会努力在此基础上继续全面有效地保护敦煌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树立传统文化现代复兴的典范。”
(本报敦煌7月27日电 本报记者 周龙 方莉 宋喜群)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