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沪的台湾人参加社区自治拉近沪台大众间的距离
责任编辑:安远 来源:晋网 时间:2016-08-19 12:12 热搜:台湾,大众,生活 阅读量:8785
【摘要】 台北上海双城论坛马上在台北举办,这已经成为两岸城市交流和民间协作的范例。殷苇婷爱好把她家称为“小博物馆”,一来是缘由是家里的藏品多,更重要的是他们家欢迎小区住户来观赏。
汪美华(中)在教社区住户编织技艺。
台北上海双城论坛马上在台北举办,这已经成为两岸城市交流和民间协作的范例。而在平常生活中,有这么一群生活在上海的台湾人,他们不富也不贵,没做过什么大事,但他们融入社区,以台湾人独有的方法参加社区自治,而恰是那些不起眼的平常事,拉近了沪台大众之间的距离。擅长“沟通”的汪姐:“一家两代人当义工,多好啊”在传统观念里,台湾妇女应当是相夫教子,围着家庭转的,但汪美华其实不这样。自从1992年同先生和3个孩子一起来到上海后,汪美华已经在这座城市生活了20多年。1994年,刚搬入长宁区古北西郊花圃的汪美华,就被小区业主推荐为第一任业委会主任,“也许是缘由是这里的业主多来自境外,和我交流没有语言的障碍”。彼时的古北新区还在开发阶段,远不及现在的成熟宜居,既找不到台湾罕见的罗森和“7-11”超市,也难买到生活必需品,好比面包、童鞋和电器。那时,离古北最近的商业区是5千米外的徐家汇,但小区周边公共交通其实不完善,汪美华联络了徐家汇的东方商厦,对方专门为小区业主开设班车,处理了住户购物难的问题。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延安路高架西段开建,西郊花圃小区正好切近高架南侧。车辆从高架驶过,小区内部一目了然。一些外籍业主担忧私密性与安全性的问题,便向汪美华体现,认为小区的围墙“矮了”。在前后与居委会、所在虹桥街道充足沟通后,汪美华与各方约定,在不影响周边环境与小区雅观的情形下,恰当加高小区围墙。“懊恼人人都碰到,但不一样的人应对方法各不一样”,汪美华说,有些人要么选择自己战胜,要么就随处埋怨,“外籍人士也是这样的,但他们常常会捎带上地区性。好比为了某件大事情,就在朋友圈吐槽上海怎样这样,大陆怎样这样……沟通就能够消解误解,我认为应当试探着和别人交流。一旦跨出这步,你就会发现,与政府打交道、与住户打交道其实不困难。”这是汪美华的处事之道。她第一次被选业委会主任是缘由是语言优势,而持续担任3届业委会主任,则说明她的工作获得了各方认同。身旁人说,假如要说汪美华与大陆社区干部的最大差别,也许就在于她的沟通方法。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有“沟通技能”。大家都认为,跟汪美华交流是件高兴的事情。被住户称为“汪姐”的她,讲着一口糯糯的台湾普通话,带着浅浅微笑看着对方,交流时身材轻轻前倾。即使不一样意你的概念,她也会静静听完你的讲述,然后用磋商的口吻说,“你讲得有事理,我认为呢……”汪美华将“沟通技能”归结于礼节之上,“礼节其实不像有些人想得那样高不可攀。最简单的说法是,礼节的根本的地方,就是你的言行,不会让四周的人不舒畅。”身旁有人说,“比起疾风暴雨,汪姐委宛的春风化雨,更能让人接纳。”2006年,汪美华成为上海“百万家庭学礼节”讲师团成员。在和社区年轻上班族交流时,汪姐会问:“上班怎样不化妆?”答:“没这类习惯”。她接着又会问:“你现在穿的衣服与大学时期是否不一样?”大都答复,“差不多,没什么不一样”。汪姐再说:“既然上班那么久了,是否该不一样呢?这也是对自己的尊敬呀。”后来,汪美华留意到,那些白领仪容穿戴在渐渐产生转变。可是,汪美华所指的“礼节”其实不是无要求地姑息别人。上月,在街道开设的“古北议事厅”活动中,汪姐和参会的不一样肤色外籍人士达成两点共鸣:第一,外籍住户也能够当一回文明交通志愿者;第二,一切上海市民都要遵照交通法规。她说:“有些外国人在上海开车时随便变道,在他们国家敢这样做吗?外国人也要尊敬中国人。”现在,当上外婆的汪美华把很多时间留给了家里的第三代,她鼓励女儿接她的班,参加社区管理工作。“上海世博会那年,我在社区当‘小蓝莓’,女儿在世博园区担任‘小白菜’,一家两代都当义工,多好啊。”“不关门”的殷苇婷:“我就是个爱管正事的人”走入香花桥路上的一个小区,跟门卫说一声“找殷姐”,门卫便点颔首,指了指殷姐家的楼栋方向。殷姐台甫殷苇婷,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她出生在杭州,童年在香港,8岁去台湾,本科毕业后去美国留学,在休斯敦干到市政府副主计长,2004年退休后来上海定居。推开房门,殷苇婷迎了上来,一袭称身的紫红色旗袍,很难想象她已上了年纪。殷苇婷的先生喜好珍藏古玩,这些年来也小有收获。他们的镇宅之宝,是挂在客堂里的曾国藩亲书春联,餐厅里挂着曾令郎曾纪泽的书法。殷苇婷爱好把她家称为“小博物馆”,一来是缘由是家里的藏品多,更重要的是他们家欢迎小区住户来观赏。就在采访前一天,还有四拨邻居和朋友来他们家看瑰宝。因为人来得太多了,殷苇婷先生的讲授愈来愈顺溜了。“我们家不关门的”,殷苇婷很爱好这类与周边人亲近的感到,“把自己局限在家里,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开心。”小区门卫也开顽笑说,这几百户业主中,就属殷姐家的访客最多。殷苇婷把自己界说为一个“爱管正事的人”,伉俪两人早已到了颐养天算的年纪,可他们仍旧热心参加社区志愿服务。过去十年,到了寒假,他们家会迎来二三十位年轻的美国朋友,他们是加州圣地亚哥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彼此说好某天下午的1时,这些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就来到殷苇婷的家庭博物馆中,与古物零距离接触。这时候候殷苇婷与先生就热心肠当起讲解与翻译。2时后,大家一起前去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活动中心联欢,晚上伉俪俩再自费请学生们吃一顿正宗上海菜,“很多美国人都没来过上海,让他们亲眼看一看中国文化、社区生活,能够清除他们的误解。”世博会那年,殷苇婷特别劳碌,家里成了“地陪中心”,招待海外团队、学生和个人超出75批,约300多人。从浦东机场到世博园的各类交通方法,殷苇婷都一一试探,并公布在微博上。2010年,殷苇婷获得上海市授予境外人士的最高荣誉“白玉兰奖”,“获得这个奖的没有像我这样的君子物,我只是一个街道的志愿者。”现在,除过持续参加社区旗袍社、戏剧社活动外,殷苇婷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做“没火气厨房”上。这源自她关注身旁年轻人的生活,很多白领租房在外,没有时间做饭。于是,殷苇婷有了教身旁人用西式烹调办法做中国菜的创意,“第一,不需求明火;第二,吃了也没火气。缘由是这些菜都是少油,健康。在开心的气氛下做菜,也必定没火气。”殷苇婷不只自己做,也乐意和周边人互动,几个月前便与番禺路住户交流做“没火气”菜经历。她还制造了烹调视频,在美国的女儿把这些视频传到本地,也为殷苇婷收获了很多海外粉丝。“健康、简单、没火气的美食就好像健康、简单、没火气的生活一样,用心调制,简纯真正”,殷苇婷说,这也是生活处事的一种立场。对话台北市里长联谊会会长:社区干部间情感深了,更有助两岸大众沟通今年51岁的勤荣辉有三重身份:台北市北投区大屯里里长、台北市北投区里长联谊会会长、台北市里长联谊会会长。海峡对岸的里长,大致相当于大陆的居委会主任,也负责社区管理工作。这位台北“居委会总负责人”组织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里长参访团,上个月在上海参访期间,他前去华泾镇华阳居委会、镇市民文化中心等地考核。记者:里长的工作有哪些?要为民服务吗?勤荣辉:那是搜罗万象。从大的说,你要定位某一区块的将来整体发展,知晓它的潜力在哪里,要朝哪一个方向去经营。好比我所在的大屯里,缘由是是山区,所以我更重视环保概念,想打造出一些都市看不到的山林风景。我自己是学设计的,所以做规划是我的强项。在台北,大屯里算是地广人稀,探望里民不简单。有些地方骑车、开车都不便利,就只能靠走。有时去一户里民家,要走爬山步道40分钟。但他们需求我的话,一个电话三更半夜我也要爬上去。在我们这儿,里民身旁的一切事都找里长处理,我也要按轻重缓急来处置。关于生命财产的安全,我会排在第一名。里民需求送医,我就要丢下其他工作,第一时间赶去。按规定,每位里长每个月有4.5万新台币的事务补贴费。里长的一切开支,包含办公室的文具用品、水电费、民间风俗“红包”“白包”等都要从这里支出,实际上不够用的,里长要自己贴钱。记者:你对现行的里长制度满意吗?你还想竞选蝉联吗?勤荣辉:坦白地说,不满意。缘由是里长是“无级职公事人员”,所以没有薪水,只有事务补贴费,但我们要受公事人员的法规限制。也就是说,假如出现贪污,要同等于公事人员接纳处置。在台湾,里长没有退休年纪,4年一届,只需能选上去,就一直能做下去。缘由是我的施政目的很多还没完成,所以还想持续干下去。固然,假若有个人与我理念一样,我就会选择他做我的交班人,一起建设大屯里。记者:你率领里长参访团来上海,对两岸交流有什么意义?勤荣辉:大陆居委会的组织特别健全,分工特别细致。我认为,民间交流是最重要的。基层交流是务实交流,真正了解每个住户、每个角落的,就是台湾的里长与大陆的居委会。这些社区干部之间的情感深了,更有助两岸大众沟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