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叶知秋 来源:晋网 时间:2016-11-25 11:59 热搜:创新 阅读量:12175
原题目:创新推进转型升级
5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1小时下线一台泵车;8年,连续投资10亿元,打造工业物联网平台;完成全球范围内212549台工程机械数据接入……三一重工栽培了装备制造业的“神话”。
济南二机床“大型全自动汽车冲压生产线”,在与世界一流对手的竞争中,不只占据了国内市场近80%的份额,还成功进军国际高端市场,取得福特汽车美国本土4个工厂9条生产线订单。
创新,正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一切工业企业,只有通过陆续创新,才能够够提升竞争能力,才能够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工信部部长苗圩说。
培育原始创新“主心骨”
走进三一重工的“18号工厂”,各类智能化设备正有序进行作业。这里是亚洲最大的数字化工厂,通过创新,大数据、物联网得以普遍运用,年产值达300亿元,制造了使人赞叹的“三一速度”。
“我们的混凝土装备全球第一,大吨位起重机械、挖掘机械等都是全国第一;授权有用专利6300余项,居行业首位,彻底掌控风机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
长沙威胜集团通过技术创新,2015年完成营业收入约29.69亿元,同比增长6%,综合实力在国内智能电表行业中排名前三。该集团副总裁郑小平说,将来3年,筹划再投入15916万元进行智能制造升级,树立信息化系统全笼罩、科技含量行业抢先的数字化工厂。
《中国制造2025》提出,保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肠位。对此,苗圩表示,“我们要真正把企业的主体用处更好地施展出来,让企业在创新傍边,特殊是在技术创新傍边,承当起主体义务”。
破解共性技术“拦路虎”
如今,重大共性技术困难还是我国制造业面对的“拦路虎”。
正如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所说,“我国创新走的是‘大众线路’,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能够自主创新”。那么,在这类创新环境之下,广大制造企业又该如何破解共性技术困难?
在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直径0.2米、长3米的预制棒通过拉丝,1分钟内可变为3000米的光纤,速度全球第一。“长飞通过打造企业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系统、整体和开放的创新系统和机制,完成创新驱动发展。”总裁庄丹说,20多年来,长飞已经走出了一条技术引进、消化、接收、创新、输出之路。
从各地情形来看,一些省区市已经开始先行先试,推进协同创新。好比,湖北推进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金融资本等资源整合,在光电等领域,成立14个省级以上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组建50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高端数控装备”等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另外,北京、江苏、广东等地也在积极推进省级创新中心建设。
而在国家层面,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已经建成,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已经批复,工业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也取得了本质性进展……到2020年,我国将树立15个左右国家级创新中心。
“制造业创新中心要处理的是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而不是单个企业能够处理的关键技术。”苗圩说,要陆续完善涵盖技术、平台等要素互动融合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成高水平、有特点的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和平台,塑造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逾越产业创新“死亡谷”
在创新过程当中,产品从试验室到产业化之间,存在着一个“死亡谷”。如今,我国很多创新载体,在“技术产生—分散—初次商业化—产业化”链条上连接不顺畅,致使一些创新成果未能从试验室走向产业化。
如何逾越“死亡谷”,完成研发成果迅速转化,成为我国制造业必须直面的问题。
“3D打印技术不是拿来就能够用的,而是需求跨领域融合,构成一种化学效应。”华曙高科董事长许小曙说,应当依据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开放、程序开源,让创新成果迅速从试验室走向产业化。如今,华曙高科已研发降生界上最快的工业级3D打印机,和高份子尼龙粉末等3D打印材料,打破了国外垄断。同时,慢慢建设成为集3D打印设备制造、3D打印材料生产和3D打印运用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式。“将来我们将更加珍视研发,完善创新产业链条,完成做大做强”。
“要弥补创新链条的断裂环节,将疏散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力气凝集在一起,完成‘珍珠串成项链’的关键一步。”苗圩说,要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培育一批创新型优良骨干企业和领军人才,完善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优化完善标准系统,推进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