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再获雨果奖外国人为啥突然爱看中国科幻?
责任编辑:醉言 来源:晋网 时间:2016-08-22 21:08 热搜:作家 阅读量:12064
新华社上海8月22日电 题:中国作家再获雨果奖 外国人为啥忽然爱看中国科幻?
新华社记者许晓青、强力静、张漫子
“80后”女作家郝景芳依仗中篇小说《北京折叠》取得了由世界科幻协会颁布的雨果奖,这已经是中国科幻作家第二次摘得这一奖项,大大提升了中国科幻的国际能见度和知名度。
分析人士以为,短短一年,从长篇到中篇,从男作家到女作家,从“60后”到“80后”,中国科幻正站上世界文坛。
《北京折叠》属“软科幻”:小说是现实的推演
郝景芳创作的《北京折叠》严厉意义上说是一部“软科幻”,故事商量了城市社会发展的某种也许性,以警示将来。她在书中构建了一个不一样空间、不一样阶级的北京,可像“变形金刚般折叠起来的城市”,却又“具有更为冷峻的现实感”。故事多源自她自己的生活平常,记叙现实的人情悲暖。
事实上,在今年7月23日,郝景芳科幻作品的读者见面会上,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糖匪等嘉宾,就曾解读了郝景芳的三部科幻作品《流落天穹》《孤单深处》《去远方》。作为科幻界的新星,她2006年开始从事写作。在书迷们看来,有现实陈迹的科幻小说,是郝景芳与众不一样的科幻写作方法。
郝景芳此前接纳采访时表示,小说是现实的推演。“假如你乐意把眼光放低一寸,就不也许看不见看似平的世界中的庞大鸿沟:另外一些人生活在繁重的现实引力下,过着不可思议的生活。”
在郝景芳看来,纯文学主要关注现实空间,并表达现实空间;科幻或奇异文学,则关注虚拟空间,也表达虚拟空间。她将自己的创作归结为介于二者之间的“无类型文学”,即关怀现实空间,表达虚拟空间。在科幻设定以外,以大文字塑造人物、完善故事。
郝景芳获奖后说,自己的获奖有助于科幻在国内持续渐渐变热;将来的创作筹划之一是把《北京折叠》这个故事写完,依照一开始的想法,变为一个长篇。
外国读者爱上中国科幻:读懂中国的一把新钥匙
在郝景芳获颁雨果奖的当天,宁靖洋西岸的上海书展上,《三体》三部曲全套英文版宣告出版。近千“粉丝”在书展示场排起长队,等待作者刘慈欣签名。
“去年《三体》获雨果奖后,能够感觉到,在国际科幻界,中国文化、中国科幻的存在感慢慢提升了,这与我们国家的经济突起也有着必定关联。”十多年来一路推进《三体》系列问世的《科幻世界》杂志副总编姚水师说。
《三体》英文版自2014年11月上市,至2016年6月底,全球累计发行量超出16万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西方主流媒体都提到了这部中国科幻,并赋予较高评价。
外国人为何忽然爱看中国科幻?刘慈欣说,科幻文学正在、也应该做为外部世界读懂中国的一把新钥匙。
姚水师以为,一方面,《三体》系列的翻译通过专业化的渠道推进,为中国科幻与西方世界树立起桥梁;而更重要的是,从《三体》中,一些美国读者试图推想将来中国的图景,这就似乎“解密”中国一样。
科幻不只是文学:我国科幻产业链亟待完善
《三体》已被改编成舞台剧和电影,能够想见,《北京折叠》也将遭到其他艺术门类的喜爱。但是刘慈欣坦言,中国的科幻产业仍在一个低级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比,亟待树立工业化的系统。
仅以电影为例,中国的电影年票房已超出440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却仍未出现如《盗梦空间》《星际迷航》《火星救援》等现象级科幻电影。
据国外科技文化品牌“将来事务管理局”调查,中国科幻的产业化规模仍然较小,读者叫得知名字的作家、写手还只有约30人,核心层的职业科幻作家不到10人,能够从事科幻编剧、制片、项目管理的资深人员更是百里挑一。
刘慈欣说,先要有生产规模、制造标准,才能够让更多人才和作品冒出来。“假如核心层的科幻作家用十个指头就能够数完,这就显著匮乏了,我们在看到中国科幻的‘增长’同时,也要看到短板。”
“对中国科幻而言,今天迎来的是史无前例的机会。”刘慈欣说,中国人持续取得奖项自己有偶然性,也包括必定;中国科幻文学产业化的时期开启了。
让科幻界感动欣喜的是,最近几年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FAST射电千里镜项目、量子通信与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一系列基础物理研究领域的新名词、新实践正在刷新中国人对科技的认知,这也被以为是中国科幻有希望站在世界更前沿的知识储备保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