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600岁城墙迎来最彻底修缮
责任编辑:牧晓 来源:晋网 时间:2016-11-29 10:04 阅读量:16361
本报驻京记者 周渊
故宫城墙险情最严重的地方———西华门北侧第一历史档案馆以北的233米城墙,26日迎来正式补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对比起上世纪90年代进行的城墙大修工程,此次补葺将是拥有近600年历史的紫禁城城墙“开国以来最完全、最根治的一次”。
另外,作为“平安故宫”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故宫博物院基础设施维修正造一期 (试点) 工程也同时开工,旨在处理如今故宫基础设施存在的配套设备老化等安全隐患,触及改造区域总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筹划于2019年10月10日完工。
险情严格,城墙补葺迫在眉睫
故宫城墙是明赃官式建筑城墙类建筑的范例,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城墙,在中国筑城史下身份极端重要。
故宫城墙总长度为3437.6米,不含城台的总长度为2914.3米,城墙顶宽6.63米,底宽8.55米,高9.3米,主体构造为内以夯土为核心、外包砖砌体方式,四个方向开有四座城门,城门上建有城台和城楼。
单霁翔介绍,如今故宫城墙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好比面层砖的酥碱、风化、离鼓,“特殊是在西城墙出现离鼓,最大鼓胀量可达20厘米”;侧墙上存在多条垂直裂痕,上部多处砌体因灰浆流失而松懈、缺失;城墙地面沿中线出现贯穿裂痕;城墙地面塌陷、夯土流失;城墙地面、侧面的植物也对此形成了损坏;另外,一些人为设施,包含管线等都对其产生影响。
“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城墙的安全,如遇暴雨将有部分坍塌的也许,补葺工作迫在眉睫。”单霁翔强调。
动态设计,在补葺中发现详细问题
“此前我们已对故宫城墙整体进行勘探及分析,制定了科学的补葺方案,从而启动城墙第一期补葺工程。此次将会是故宫针对墙体险情进行的最完全根治。”单霁翔告知记者。
按筹划,本次补葺区域为西华门北侧第一历史档案馆以北合计233米城墙。资料显示,该段城墙上世纪90年代进行的维修均以城墙外侧补葺为主,2013年发现严重险情,2014年对面层砖严重断裂、空鼓部分采用了暂时支顶加固办法。
本次补葺则将以城墙内侧为主,对地面、内侧墙面、宇墙及堞墙内侧等进行补葺。与以往不一样的是,施工过程当中将针对传统工艺、传统材料进行科学记载和试验,通过对传统工艺及材料的探讨、对工匠的采访等途径找到最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并为后续城墙补葺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根据和方法。
故宫古建部设计组组长赵鹏介绍,如今最大的问题是面层砖存在的离鼓现象,“要完全恢复最好的方法是重砌一遍。历史上不一样部位的数次补葺,采用的砖尺寸略有差异,一两块不显著,到了上层也许便会出现问题。这对我们来讲难度很大,包含保护理念,好比是不是需求重砌、最小干涉的原则是什么”。
基于此,补葺最后将采用动态设计方法,“在补葺过程当中发现详细问题,有详细处置办法”。另外,此次补葺将不影响观众在故宫正常观赏。
(本报北京11月27日专电)
有关链接
城墙补葺是故宫四大研究性补葺保护项目之一,其他3项分别为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宁寿宫花圃研究性保护项目、大高玄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研究性保护项目,即在故宫博物院整体保护规划的条件和请求下,保持以国表里文物建筑保护先进理念为导向,以研究为核心,以项目为实践,来摸索相符故宫博物院实际的文物建筑保护科学机制,并服务于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学术发展的研究型保护工程。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