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网-山西生活门户     
三晋热线
adall01 adall02
当前位置: 晋网 > 山西太原

过年咋发压岁钱?互联网“压岁钱”成民俗新玩法

责任编辑:如思    来源:晋网    时间:2017-02-01 10:57   热搜:互联网   阅读量:17374   

  快过年了,34岁的陈可欣决定少买几个红包袋。可她的母亲不一样意。

  “现在都手机发红包了,简单又便利。”陈可欣还在说服母亲。

  “拿在手上的红包实实在在,红红火火的,手机可比不了。”母亲保持买了一包红包袋,从店里走出来。外面,街头巷尾已经张灯结彩。浙江各地的年味已经浓得将近溢出来啦。

  母亲依然在保持传统方法。而在浙江各地,大部分百姓都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微信发红包、聚在一起抢红包、发贺年藐视频、发脸色包……这样“互联网+过年”方法,已经成了过年的一部分。

  今年过年,你怎样发红包?

  互联网“压岁钱”成民俗新弄法

  “我们这边过年,晚辈们必须下跪磕头才能够拿到红包。现在用手机发红包,抢红包,新鲜,风趣!”45岁的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上铺村村民范有祥嬉皮笑容。大年节,范有祥看着春晚,试着用微信给饭桌对面的儿子发去500元红包,儿子收了红包今后,在微信上回发来一个拜谢的卡通头像。立刻,还又在桌上多敬了他一杯茶。

  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阴历春节时晚辈给晚辈用红纸包裹的钱。最近几年来,抢电子红包成为一场全民狂欢。缘由是不再限于金额大小,现在晚辈也能够向晚辈发个红包以示孝意,这在农村老人看来,还是个新鲜事儿。

  以往的农村,压岁钱对孩子们来讲是过春节最大的引诱,可是现在时期变了。“对晚辈们发的压岁钱其实不怎样感兴致了。初一夙兴还要先磕头再拿红包,有些费事。”农村“90后”张晓扬表示,不如网络红包更简单。

  “我们小时候是不怎样好意思,现在的小孩都是主动反击。”“80后”李东田每年都要给亲戚的小孩发压岁钱,今年还没比及大年节夜,几个“00后”的侄子已经在微信里“要红包”了。李东田在杭州工作,年前和小孩们开顽笑说不回衢州过年了,压岁钱也就免了。没想到一个9岁的外甥女回了他一句:“舅舅,转我微信上就行,我会提现。”

  现在,很多“00后”面临压岁钱体现得不再“羞怯”,“祝贺发家,拒绝现金,请发微信红包”也成了当下“00后”们的口头禅。

  家住杭州闸弄口街道,今年52岁的陈凤倩这几日被孩子们拉进了一个由亲戚组建的微信群。过年了,大家开始在群里发红包,陈凤倩也抢了一个。“才3毛钱!”陈凤倩在群里发了一则语音:“红包太少啦。看我发给你们。”200元一出手,很快取得了10多个人的感激脸色。

  “感到孩子们更爱好这类方法,抢到红包了估量也很开心吧。”陈凤倩笑道。

  收红包的方法变多了,如何处置这些红包也成了一些家长的迷惑。衢州市龙游县的李佳佳小朋友今年成了收红包大户。他的父亲李峰想了个好方法,打算用这部分红包以孩子的名义给孩子购置一些理财产品,引导孩子理性消费。

  近年在衢州出现了一波过年旅游热。这个春节,衢州的欢快远足社接到了很多上海迪士尼二日游的订单,八成是一些学生家长不再发“压岁钱”,而是为孩子购置车票或机票、预订酒店,把旅游产品打包送给孩子替换“压岁钱”。

  陪同是技术没办法替换的

  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声:互联网等现代通信工具便利了人们的沟通,也影响了过年的举动方法,但削减了人们面临面交流的时间。好比在某些亲友爱友的聚首上,手机成为阻碍交流的“罪魁罪魁”,人们垂头过度专注于抢红包、聊天,让他们疏忽了近在面前的家人朋友。

  “过年儿女不在身旁父母老是失踪的,见不到面的压岁钱总比不上头临面的亲热和暖和。”市民林歆说,女儿远在美国念书,今年要回衢州过年。林歆很开心。“孩子在身旁的感到真好,有些陪同是技术没办法替换的。”

  民俗学者:

  新年红包新弄法

  压岁钱在中国积厚流光,“互联网+”红包的流行体现了互联网技术与年俗的融合,金额不再是人们最重视的元素,有助于提倡清爽风尚。“它能够看做压岁钱在网络时期的传承,在传承中相同也随着着改革。”浙江省衢州市民俗学者汪筱联说。

  2014年1月微信推出“新年红包”功能以来,支付宝、微博、QQ等纷纷涉足。通过羊年春节的“现象级”大爆发,“红包”一词离开了传统概念,延长出了互联网化的新内涵。而移动端的“发红包”功能,也成了各大社交平台或构建场景吸援用户,或创新弄法打造差别,或切入移动支付领域等的必备神器。汪筱联说:“品种单一的抢红包新弄法,让网民体验到科技提高的欢快,也让更多人感觉到社交分享的喜悦。”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山西太原

相关文章

adl03
http://www.sxj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