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掌上明珠——布袋戏
责任编辑:叶知秋 来源:晋网 时间:2017-02-06 13:41 阅读量:8249
蔡冬菊(金井)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晋江人,自小生活在这个闽南文化丰富的膏壤上,关于儿时耳濡目染的一些戏曲是浮光剪影的。在众多的戏曲中,我最思念的就是掌上明珠——布袋戏了。
推开时光之窗,任那锣鼓喧天的热闹场景把我带回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
小时候,一年当中总有几个特殊希望的日子,好比:过年或是大户人家诞辰。每当逢年过节时,村里总要请一些梨园子来表演。看大戏是孩子们最热切期待的大事。
犹记当年年纪小,大字不识得几个,看不懂戏文,只能凭着个人爱好来判断一出戏的好坏。假如碰到打扮漂亮的旦角上场,就认为这出戏演得好;反之,假如赶上一些武生在台上打打杀杀,就认为很有趣。这是小孩子看大戏的一起心理,除过说能够在现场吃到一些常日里不能够吃到的风味小吃,应当没人乐意待在戏台下一个晚上。
等大了一些,对这类怎样看也看不懂的戏就失去了兴致。相反的,偶尔才到村里上演的布袋戏,就很受孩子们欢迎了。
还记得有一次,屋后有一户有钱的大户人家,特地从台湾请了一班布袋戏来表演,为自己的母亲祝寿。听到这个消息后,可把我们乐坏了。那天晚上,我们晚饭刚吃完,就早早地搬着凳子守在戏台边了。
通过一番着急的期待,最终听到了戏收场的锣鼓声。我们翘辅弼望,最终看到了传说中的布袋戏。
小小的舞台上,随着着锣鼓声的忽急忽慢,不时跳出几个可爱的君子。那些打扮奇特的人物,把我们的眼睛紧紧地吸引住了。在灯光的照耀下,一个个木偶在台上飞来窜去,表演各类杂技,而且能够发出各类不一样的声响,实在是太神奇了。
那次的表演,我一失常态,没有半途睡着,而是看到曲终幕落,才恋恋不舍地分开现场。
前不久,看了伍经纬着的《晋江民间戏曲寻韵》一书,才晓得台湾的布袋戏是我们闽南人“唐山过台湾”时传过去的。难怪我们晋江的木偶戏跟布袋戏这么像,本来是源自一家。
小时候,大人在教训自己的孩子时,常常会说“不要像嘉礼仔一样,被人玩弄掌中”。那时候,其实不大领悟这话中的真意。长大后才晓得本来“嘉礼仔”指的就是木偶戏。
目前,想要再看到木偶戏表演已经很难了。前几年在厦门的一家木偶馆里还看过现场表演,惋惜,早就没有儿时那熟悉的热闹味了。
思念掌上明珠——布袋戏,思念这类古色古香的闽南文化。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够够再圆儿时好梦?我期待着,期待晋江的民间戏曲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