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多项研究课题助力C919成功首飞
责任编辑:谷小金 来源:晋网 时间:2017-05-07 06:29 阅读量:15588
本报讯(吕东光 记者谢小芳)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首飞成功,托举着中国几代航空人的梦想翱翔蓝天。这是我国航空科技史上的一次集成创新。记者昨日获悉,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白瑞祥团队先后承担并圆满完成了C919加筋壁板结构、垂尾盒段结构以及尾翼前缘抗鸟撞等结构的承载能力检测和力学性能计算评估等5项课题,助力C919大飞机成功首飞。
国产大飞机的研制,关键之一是提高先进材料应用水平。复合材料用量是民用客机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国外飞机行业发展趋势是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应用率以实现减重和提高飞机性能。而国产大飞机C919在复合材料应用上,面临着国内基础能力薄弱和适航认证无经验等一系列巨大困难。研究团队针对大型复合材料构件试验需求,进行了大吨位大尺寸加载系统、承力系统和电测系统的建设,开展了材料级、结构级、部件级三级的大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破坏机理研究,并开发数值分析模型和软件,指导、校正实际试验,建立了飞机典型复合材料结构的破坏行为数据库。
在解决C919尾翼、中央翼复合材料壁板承载强度和安全性能等关键问题时,为保证从复合材料壁板各环节处获得翔实、完备、有效的实验数据,研究团队采取在飞机壁板上对危险考验部位贴大量应变片的采集数据方法。为不忽略每一可靠数据的采集,一个大型壁板就需要采集300~400个通道数据,针对C919飞机,一共测试了60多块壁板,也就是要贴1.8万~2.4万个应变片。
在飞机尾翼结构前缘承载能力试验中,团队创造性地设计了加载拉压垫和分力杠杆系统,使实验加载具有更高的精度。他们采用设计变形协调装置,选取飞机垂尾和平尾的局部结构进行实验,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变形协调、气动载荷、可控环境温度的多场耦合下大飞机承载能力试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