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鸿鸣:向世界展示2000多年的中国“啸艺”
责任编辑:醉言 来源:东方网 时间:2019-08-17 10:42 热搜:世界 阅读量:16174
抓住一切机会宣传推广 还为“口哨”写出专业书籍
晏鸿鸣:向世界展示2000多年的中国“啸艺”
一项在普通人看起来上不了台面的“吹口哨”技艺,被武汉一位退休大学教师不仅玩到了各类尖板眼的比赛现场,还为武汉市不少社区居民、养老院的老人们带去了欢乐,他甚至还为此写出了专业书籍,让“吹口哨”从下里巴人摇身一变成为了阳春白雪。
近日,经一些热心“哨友”们的推荐,十多年来积极宣传湖北省和武汉市口哨技艺的江汉大学退休教师晏鸿鸣成为我们的“最美家乡人”候选人。
“吹口哨,研究口哨,是我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啸艺’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晏鸿鸣展示了他专门为口哨艺术撰写的著作、多项科研成果和来自国内外的各种荣誉证书,为自己多年来宣传中国“啸艺”文化的行动备感自豪。
吹口哨被批评“难登大雅之堂”
9年前,晏鸿鸣从江汉大学古代汉语的教师岗位退休,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口哨艺术上。他说自己从小就会吹口哨,也能很轻松地吹出动听的曲子,上初中时还经常和同学们一起比赛吹口哨。
有一年,江汉大学中文系举行师生联欢会,晏鸿鸣忍不住自动请缨,拿出口哨技艺吹了一曲。联欢会现场,婉转的口哨声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也引来了阵阵惊叹。但联欢会后,有老师批评晏鸿鸣:“吹口哨显得人很轻浮,不符合大学老师的身份,更加不能在重要的公开场合表演。”
难道吹口哨这种许多人都会、几十年来就有的事物,真的是像别人说的那样难登大雅之堂吗?晏鸿鸣忍不住发挥了自己作为老师喜欢钻研的劲头,用作科研的方法和态度研究起了口哨,结果让他又惊又喜。
谈起自己关于口哨的研究,晏鸿鸣如数家珍:“其实,我们俗称的口哨,在2000多年前就是一种艺术,叫做‘啸艺’,是和音乐的一种结合,最早在《诗经》里都有记载,诸葛亮、曹植和阮籍等名人都很喜欢吹奏!”而且,晏鸿鸣发现,即使是在现在,国内外都有许多的口哨爱好者,甚至还有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专业的口哨大赛。
“这下可是为口哨‘正名’了!”自此,晏鸿鸣更加热衷于吹口哨、研究口哨,还利用各种机会向其他人推广。2009年至2011年间,他在江汉大学开了三个学期的《啸(口哨)的理论和实践》选修课,吸引了许多大学生报名选修,其中还有不少女生。
利用各种机会推广吹口哨技艺
为了进一步推广口哨艺术,晏鸿鸣无偿参加各种文艺汇演不下百场。
2015年,晏鸿鸣凭借高超的口哨技艺获得武汉市“尖板眼”奖。比赛过程中,他不断向参赛者畅谈自己的口哨心得;颁奖过程中,他一直用口哨伴奏;颁奖结束后,仍意犹未尽地拉住记者聊未来的口哨规划。“我一定要将口哨发展成世界艺术。”晏鸿鸣说。
此后,在本报举办的“最好听口哨”擂台赛中,晏鸿鸣忍不住大秀了一把二胡口哨二重奏,一曲《喜洋洋》让人惊叹,他给获胜者赠书,还义务收徒。
2009年,晏鸿鸣写出了《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一书,其对口哨历史及理论的研究,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他还被首届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聘为七常委之一,2010年被第37届世界口哨大会评为“杰出贡献奖”。
晏鸿鸣说,截至目前,口哨仍然都只被视作是民间技艺,在许多“哨友”们的努力和推动下,口哨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今后,他还将继续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人了解“啸艺”这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国文化。
带动儿子一起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在晏鸿鸣的影响下,他的儿子晏然也成为一个吹口哨的爱好者,父子俩经常一起参加各类公益活动,推广这门传统技艺。
晏鸿鸣说,现在他已经收到了50多场活动的邀请,多数都是公益性质的。平时,他还经常会利用各种机会到社区和养老院里表演。最近,晏鸿鸣和几位“哨友”联手举办了一个“梦想教室”的活动,为想学习吹口哨、想了解更多传统“哨艺”的市民免费进行培训教学。
上个月,晏鸿鸣父子俩到武汉经济开发区沌阳街江大园社区参加“社区志愿者迎军运”活动,表演了一首口哨二重奏《我是一个兵》,收获热烈的掌声和好评。老人们连声感叹,这是第一次了解到吹口哨也能成为一门这么新奇的艺术。
记者陈玲
征集结束后,我们将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对所有候选案例进行公开评选,获得票数最多的10个案例,授予地区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并获得正能量奖金2000元。
11月中旬,我们将根据综合评价,推荐2人(组)参与全国评选。最终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将获得奖金10000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